□淄博日报/淄博晚报/博览新闻

见习记者 王晓楠


(资料图片)

千年齐长城,千里亘齐鲁。淄博是齐国故都,齐文化的发祥地。作为齐文化的标志性载体,齐长城自西向东进入淄博,经淄川区、博山区与沂源县,全长110.8公里。近年来,在保护齐长城的基础上,淄博市深入挖掘齐文化资源并进行旅游转化,实施齐长城山域生态建设、旅游开发。文化旅游产业如同一颗明珠闪耀齐长城沿线。

齐长城脚下古窑村:千年窑火穿越古今

齐长城脚下的宁静古村落里,古老窑火气的匣钵与窑墼碰撞现代工业感的铝塑与玻璃,组成了一座座民宿、古窑酒吧、咖啡厅、艺术品收藏博物馆群……古今的碰撞融合,总让行走在颜神古镇的人感慨时光交错。

在“颜神新生展”,所有收录展出的古村建筑都有一“旧”一“新”两张照片,见证着古镇从荒芜破败到焕发新生。颜神古镇拥有国内唯一成规模的原生古窑集群,还拥有“博陶”老厂房和传统历史街区。在建筑师和景区开发者的精心设计打磨下,没落的古窑、残破的匣钵墙、失修的院落,重生活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度假及艺术产业小镇。

在颜神古镇的陶琉大集,游客们可以近距离观看一场“视觉盛宴”。琉璃工匠将一千度高温下的琉璃“玩转”于股掌。制作现场的高温让游客亲身感受到千年窑火气,晶莹剔透、美轮美奂的琉璃制品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
当夜幕降临,丝状的“水母灯”闪烁在古镇的河道上方,高耸的烟囱在灯光的闪烁下化身“海上灯塔”,古窑遗址在地灯的照耀下像极了“圆形剧场”,古镇变身光影童话世界。

图 翁伟摄影

如今的颜神古镇,一方面活化了工业、建筑遗存,另一方面成为文化、艺术交流窗口,做到了文化和产业的空间对应,让历史和文化真正“看得见”“摸得着”“传得出”“带得走”。

齐长城山域新景区:生态文旅新实践

坐落在齐长城山域的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,开发已有十二个年头,前十年却只做了一件事,种树!

如今,三水源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0%以上,空气富含负氧离子,是得天独厚的“天然氧吧”。景区以水乡竹海、四季常绿、郁郁葱葱的自然景观,形成了以“一溪二湖四桥七泉”为代表的秀色风景。景区“五仙湖”中的湖鲢更是被开发成了一道汤汁奶白、甘甜鲜美的鱼头汤,成为三水源森林餐厅的当家菜。

生态绿色的三水源,还兼具浪漫。心蔓谷、心形琉璃栈道都是三水源的地标建筑。这两处地标都以“心”为设计理念,含有心动、心爱、心仪、心善、心心相印等美好寓意。心蔓谷顶端雕塑由两个交叉在一起的戒指组成,高13.14米,象征一生一世的爱情。这里也成为人们悠闲游览、拍照留影的打卡地。

如果这样的浪漫没有打动你,还可以体验山林中的“星空部落”住宿。“星空部落”的每一个房子像极了一个个隐藏在林中的绿色甲壳虫,又像广袤太空中的星球。房子的一面墙是一块落地玻璃,透过玻璃既可以看到近在咫尺的山体,又可以望到遥遥夜空的星星。景区导游打趣地说:“在三水源的星空部落住一夜,叫醒你的不是闹钟,而是山间的虫鸣鸟叫。”

三水源景区自2019年开园以来,已累积接待游客60万人次。同时吸纳周边村民返乡就业,户均增收1.5万元。三水源,这座齐长城山域的新景区,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,推动生态文旅新实践。

保护+传承 呵护“明珠”更加闪耀

齐长城淄博段,有国家级文保单位9处、省级文保单位83处。2021年6月,淄博率先在全省实施文物长制,实施文物抢救保护工程。投入1745万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,完成了核桃崮段、城子段等4段齐长城本体遗址修缮工程。

为了进一步保护齐长城,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了《关于加强齐长城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》,创建齐长城巡查监督APP,设置158人的齐长城巡护公益岗。

齐长城沿线有着丰富的体现淄博特色的地域文化,如淄川的聊斋文化、博山的陶琉文化,以及沂源的爱情文化等。沿线有8处4A级景区、20处3A级景区。红叶柿岩旅游区、齐山风景区与潭溪山景区都成为齐长城沿线颇具代表性的文旅资源。

未来,淄博计划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“齐国故都”旅游目的地品牌打造结合起来,加快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进度,融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理念,进一步擦亮“齐国故都”招牌。
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