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2007年初入教坛时,我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是个“小白”,遇上一点问题便束手无策。教师定级需要过关计算机模块考试,只有我一个年轻教师与老教师一起学习制作表格、幻灯片和编辑文档。我在新技术的路上走得很慢,直到工作的第六年微课开始流行,其炫酷的效果令我震撼。在微课的吸引下,我开始使用新软件,还关注了与新技术应用有关的微信公众号,尝试用新技术改变美术教学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看到一位美术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系列微课,他利用个人微信公众号,让孩子、家长参与学习和交流。动画片头、精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配音,幽默又富有感染力的互动,颠覆了我的认知。受此启发,我迷上了动画制作、微课制作、绿幕人像的小软件摸索。经历了一段设备“发烧友”的生活后,我制作的短视频进入了美术课堂,学生每次观看都会发出阵阵赞叹声。
2019年,我加入特级教师章献明名师工作室,一个在“互联网+教学”方面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团队。与其他成员相比,我的技术薄弱,需要跟随前辈学习如何运用新技术、新设备。一段时间后,章献明老师让我负责省微课程课题,从设计课程框架、确定课程内容到布置摄影区、拍摄、剪辑,我体验了摄影师、剪辑师、配音演员等多重身份。压力之下我快速成长,完成省级课题后,我已经可以独立设计数字化课程,比如民间工艺美术《编草成形》,多学科融合的“小葫芦大世界”等。
经历了学习新技术、运用新技术,我意识到数字资源不仅能为学生学习服务,还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——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、互动性,教师需要历练自己的课程设计能力、视频录制剪辑和后期制作技术。这个过程对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,教师会遇到不少难题,但这也提醒我们要掌握调动各种资源的能力,更好地服务教与学,将熟悉的工具和资源用出新意。比如在开发《编草成形》地方特色民间美术课程中,我将繁复的技能与知识通过梳理编写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材,然后使用装帧排版软件,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接受能力来编排校本教材,每一课学习的难点、编织技能都通过视频微课的二维码呈现。学生拿到教材,扫描二维码进行图文、视频的多维度学习。自此,新技术成为我开发课程、改变教与学的助手,我的美术课不再停留在“使用教材”“使用资源包”的状态。
2021年来到新学校后,我因地制宜开发新的美术拓展性课程“麦田探秘”。学习中,麦田不仅是劳动基地,还成为学生写生、摄影、美术草编、科学标本制作、写作、美食制作、数学种植产量计算的第二课堂。教学主题发生转变,教师授课也转变为学生探索,从单学科走向跨学科、从模拟情境到真实情境。在我的带动下,学校不少教师都与信息技术产生了神奇的“化学反应”,他们投入新技术新设备研究中,让它们服务教学、服务学生。
在这段成长历程中,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师要敢于面对新事物,敢于跳出舒适圈,敢于挑战新领域,如此,专业发展才能有质的提升。
(作者单位系浙江省遂昌县金岸小学)
关键词: